作者:薛箫,女,副主任护师,中共党员。2022年3月31日启程驰援吉林长春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一样的战场,不一样的经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又是一年的春天,我再一次站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坐标---长春,雨夜出征,千里驰援!
回望2020年2月,那一年我参与到达州南方医院新冠疑似病房的组建和患者的护理中。
两年前,带着对陌生病毒的一知半解,对未知变化的些许担忧,凭着“初生牛犊”的一股子狠劲,在南方医院的那场战役中,我们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两年前,老母亲怀着对女儿举动的不理解,对女儿安危的担忧,依依不舍地把我送上了车;
两年前,懵懂的儿子一脸天真地问到我:“妈妈,您是不是也要像电视上那样剪去长发去照顾病人?”浑然不知我当时面临的是怎样的风险!
到如今,在这北国春城,怀着对抗疫必胜的信心,我们踏上了决战方舱医院的征途!一样的战场,不一样的心境:出发那天老母亲脑卒中刚刚出院,头脑还不是很清楚,说话也是结结巴巴,大概意识到我要出远门,只念叨:“箫箫,你去成都上班,不要我了吗,不要我了吗?”……相聚20分钟后,将母亲托付给老公,我便背上行囊随同伴出发。车子开上高速路后,想到母亲的那份如孩童般对我的依恋,眼泪不争气地流出来:请原谅我,妈妈!女儿相信您会越来越好的,待我平安归来!
在外读高一的儿子刚刚下了晚自习,打来问候的电话,我便轻描淡写地告诉了他妈妈援吉,不能到重庆陪伴他的事情,他楞了一下,问到:“还是新冠病毒吗?怎么没完没了?妈妈您要注意安全哟!妈妈您什么时候回来?妈妈,您走了,外婆怎么办?妈妈……”儿子不是一个话多的小伙子,那天晚上却问个不停!我知道那是对我的担忧,对我的不舍:“放心吧,儿子,妈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好多同事在一起,我们会凯旋而归的!”放下电话,才猛然觉得儿子已经在悄悄长大了。
防疫工作中的小惊喜来自两天后,班主任老师给我发了一个截图,是儿子稚嫩的拙作,词中写道“破屐万难至亭望,檐下畅吟家国鸿”,虽有对仗上的不严谨,但已然看得到儿子与生俱来的“家国情怀”,老师夸赞道“根正苗红”!这样的评语着实让我高兴了好一阵,看得出来,儿子真正在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
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去看最美的风景!
薛箫正带着患者做八段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