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凌晨6点的医院食堂吗?”“你今天送了多少份餐?”“你还有多少餐要送?”近几日,在医院,这几句话成为了同事们见面的问候语。简单的问候背后,其实是该院志愿者服务队的工作缩影。
9月4日,达州“四区一县”实行社会面疫情管控,同时,医院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同步进入了“静”状态。医院“静”下来,上千住院病人和陪伴的一日三餐怎么办?医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发出号召组建志愿服务队。党政群序列、后勤保障序列等党总支部闻令而动,快速组建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病区暖心送餐活动。
组建服务队 党员干部踊跃报名
“服务队算我一个啊!”在服务队报名组建之初,大家你争我抢,生怕选不上自己。很快,一支12人的送餐志愿者队伍便组建完成,没有选上的同志也颇有几分遗憾。但随着送餐量的增加,这支队伍迅速扩大到24人,现在还持续有人积极主动报名加入志愿者服务队。
据了解,这支服务队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同时还有农工民主党党员、管理干部、党务工作者等人员也积极参与其中。
据志愿者服务队党政群序列负责人张浩介绍,队伍经过短暂培训后即刻上岗,采用“网格划分、病区包干”的方式,每人承担几个科室的点餐、取餐、送餐服务工作,准时为1600余人的在床病人,加上他们的陪伴提供热乎的餐食。
朝五晚七 不是在送餐就是在送餐路上
“每天都是奔跑在订送三餐的路上,而到自己用餐时早过了饭点,饭菜都已经凉透,甚至因太累没有胃口进餐。” 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张浩说,一天的时间,他们不是在送餐就是在送餐的路上。更让人心疼是志愿者们在送完晚餐后已是晚上7、8点钟,他们只有拖着疲惫的双脚走路回家。
由于达州主城区实行社会面疫情管控,车辆暂停运行,这群可爱的志愿者们早上4、5点就要出门,要么跑步到医院,要么“借”自己孩子的滑板车赶路,争分夺秒在早晨6点前赶到自己服务的科室,开始为病人点早餐、取餐、送餐一气呵成,早上八点前保证科室的所有病人陪伴吃上热乎的早餐。
行色匆匆 只为让患者吃上热乎的饭菜
在医院胡家坝院区内,红马甲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或手提塑料盒饭袋,或推着送餐车,或替患者领取外卖品,但大家都总是行色匆匆,同事们都会远远地自觉为他们腾出空间,让他们先行。因为同事们知道,他们的匆忙只为让患者吃上热乎的饭菜。
据统计,志愿者服务队每天需要送达的餐食高达5000多份,而且每份餐食都是志愿者走进病房逐一征求患者及陪伴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登记提交食堂制作的,然后供餐时再从食堂送到大家手中。一日三餐,这支志愿者服务队来回往返奔走在路上的时间长达6个小时,统计步数显示超过20000步。
医院后勤保障科专门负责食堂管理的副科长唐礼说:“幸亏有志愿者,他们的加入大大缓解了食堂在疫情管控条件下为患者配送餐饮的压力,基本上可以保障让所有的患者和陪伴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他们辛苦了。”
患者李先生说:“在这样特殊条件下,中心医院的志愿者们还让我们享受到了餐厅个性化服务,真的是很感动,特别感谢这些志愿者的辛勤付出与努力。”
党政群序列党总支部书记张浩说,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就是检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试金石”。党有号召,我有行动。红马甲志愿者服务队用实际行动诠释医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优秀品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