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达州市中心医院,一场跨越山海的远程多学科协作(MDT)会诊,为一名危重高坠伤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二医)多科室专家团队的远程指导下,我院胸外科联合心脏血管外科团队成功完成一例高风险主动脉损伤修复手术,患者术后情况稳定,目前已经从重症医学科转回普通病房。
病情危急:肋骨骨折碎片刺入主动脉
患者牛某为54岁男性,因高坠伤导致左第四后肋骨折,且骨折碎片直接刺入主动脉弓,随时有大出血风险,生命危在旦夕。由于伤情复杂,我院迅速启动远程MDT急会诊机制,与浙二医胸外科、血管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等专家团队展开线上讨论。
远程会诊定方案:争分夺秒手术
通过高清影像传输和实时病情交流,浙二医专家团队迅速研判病情,认为骨折碎片已对主动脉造成严重损伤,必须立即手术清除异物并修复血管,否则患者随时可能因大出血死亡。专家团队进一步明确了手术策略:需在体外循环支持下开胸探查,精准取出嵌入主动脉的骨片,同时妥善固定肋骨骨折端。
多学科联手奋战3小时,患者转危为安
手术由胸外科李油山主任医师和心脏血管外科梅波博士共同主刀,团队迅速建立股动静脉体外循环,开胸后吸出胸腔积血约1000ml,清除血凝块300克左右,并成功取出刺入主动脉弓的肋骨碎片。随后,用滑线精细缝合主动脉壁破损处,以记忆合金钢板固定错位肋骨,彻底止血。手术团队经过3小时紧张有序的协作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密切观察。
远程MDT:打破地域限制,守护生命无阻
此次救治的成功,得益于远程MDT会诊的高效决策和多学科团队的紧密配合。浙二医胸外科专家表示:“通过远程协作,我们能够将优质医疗资源快速下沉,为基层危重症患者争取黄金救治时间。”作为手术主刀者之一,李油山主任医师深有感触地说:“此类手术对团队技术和协作要求极高,本次手术得以成功实施,既得益于浙二医MDT团队的倾情指导,也得益于市中心医院MDT团队的团结协作,正是这种跨越山海的有机合作,才将命悬一线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建立常态机制:避免市民外出“劳碌奔波”
达州市中心医院与浙二医常年建立远程会诊机制,浙二医参与远程会诊的专家成员有2000多人,涵盖各个临床专业,让达州的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国内顶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再也不用外出“劳碌奔波”,既省事,又省时,还省钱。借助远程会诊平台,患者在家门口的达州市中心医院就能实现与浙二医专家“面对面”交流。
|
|
|